第198章 明朝的财政改革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财政问题困扰了整个明朝,各个时期都在努力寻找各自的解决之道。

洪武时期,主要通过将民田大规模转化为官田来增加财政收入,官田的征税额是民田的10倍左右。

到永乐时期,除了继续增加官田以外,又发明了官俸折钞这种节流财政来暗地增加财政支出能力。

其秘密隐含在用成本极低的纸钞代替俸给本色米,实质是降低官吏俸禄以节省财政支出。

宣德中期以后,随着随从皂隶的大规模折银,明代启动了赋役大规模货币化之路。

赋役货币化打破以米计量的赋役原额桎梏,为明代财政不断增收找到一条出路或解决之道。

其秘密隐含在财政价格(折价)比市场价格(市价)高出甚多的事实中,部分甚至以倍数计。

而政府征收用财政价格,支出用市场价格,这就成倍地增加了财政支付能力。

与此同时,随着周忱改革的深入推行,将耗费不断法定化。

利用市场原理,周忱将税粮运输、进仓等费用,用加耗的方式固定化或法定化,史称平米法。

而明政府不断将这些耗费转入田赋正额中,于是便在新的正额基础上又进行新一轮加耗。

这样便在不断加耗中增加财政总量。

不仅抵消了因各种原因减免、豁免的赋役数额,还使实际征收的赋役数额大幅增加。

除了通过增加官田、官俸折钞、加耗、赋役货币化明里暗里增加财政收入外。

明后期还直接加征辽饷、剿饷、练饷三饷,总额达900余万两。

此外,增加盐税、关税、茶税以及商税等,也是明代增加财政的辅助手段。

但这些办法都治标不治本。

即便是张居正的改革,明朝也没有将其延续下去。

明朝初期到明朝后期,朝廷从农业方面获得的税收总体上没有多大的变化。

但是,明朝的财政支出却空前加大了。

明朝初期,国家推行了屯田制,使得明朝的军队可以自足,因而国家财政收入基本是够用的。

但是明朝中期后,屯田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,国家不得不推行了募兵制,使得军费开支日益庞大。

另外,随着时间的发展,明朝的官员数量和宗室都突破了10万,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养。

加上贪污腐败等原因,明朝后期的财政已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大唐:吾父赵王李元霸 无尽权谋 染尘鹤 大明:躺赢公主,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:不肖子孙改我庙号? 大唐贞观小地主 武瞾之谜: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裂石响惊弦 第一逍遥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,成为最强前夫哥? 开局十选三,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:我成了科技大亨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八卦钥匙 汉末三国:大哥,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,和约阿斗去签 汉末浮沉书